WFU

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想要懷孕所以對外科遲疑嗎


作者:鄭伃書



懷孕,是外科之所以讓人遲疑的原因(嗎)


新思惟年會,與會者提問:
對於「女外科醫師首次懷孕年齡較長、孩子數量較少,有較高的不孕狀況」這項問題,是否有制度上解決的辦法,讓這項因素不再是女性醫學生對外科選擇遲疑的因素。


菁英女性的現況


不是「選外科」造成這個問題,這是全球菁英女性的生育趨勢。

這篇美國的研究提到,外科系女醫師(不僅一般認知的外科,也包含泌尿科、骨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婦產科)與整體女民眾相比:「首次懷孕年齡較長」,這個因素影響「孩子數量較少」及「較高不孕率」。

由於沒有內科系女醫師數據作為對照,也沒有男外科醫師生育率來比較(過去研究顯示,高等教育畢業生無論男女,無子率一樣的高),無法確切證明「首次懷孕年齡較長」與選外科相關。

我們參考過去關於性別與社會結構的相關文獻,高學歷從事專業工作的女性「首次懷孕年齡較長」。這與經濟學家所說的「機會成本」有關:為了獲得某目的因而必須放棄一些東西,這些項目裡的最大價值—對菁英女性而言,成本相對的高,女性外科系醫師是其中代表之一。


國內外現行解法


趨勢無法避免,而保障可以精進。若醫師納入「勞動基準法」保障,則懷孕女醫師除了「性別工作平等法」規定的假期、哺乳、復職辦法,進而在工作天數與時數、值班時間有所保障。

在外國,有的醫療單位會針對住院醫師懷孕期間另外建立訓練計畫,例如輪調科別的調整,減少工作時數天數(配套延長訓練期間),工作場所設立孩童照護中心(On-site child care),建立哺乳空間,女性前輩諮詢系統等等。


各領域一起面對


這不只是外科系的事,也是醫界的事,更是所有專業領域都要面臨的事。女力時代既是趨勢,參考現行制度與國外作法調整環境,讓女性面對懷孕生子的身體壓力之餘,能夠免於承受額外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