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

來來去去的學生,學完了、就走了,留下什麼給我?記當年老師們留給我的話


作者:鄭伃書


手術結束,在恢復室床邊,請學生觀察病人的呼吸,說說生命監測器的數字意義。


我想起躺在加護病房的床上,在監測器滴滴嘟嘟的環繞聲中,恍惚之間,聽到家人跟團隊的說話:

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

《鄭文峯‧回家》追述分享會,緣起於林傳凱老師線上講座:青年消失的小鎮──歷史與文學書寫中的朴子白色故事


作者:鄭伃書


五花大綁,身貼名條,被憲兵挾持著下了吉普車,
由政府攝影師拍下人生最後一張相片,於馬場町刑場。我的伯公,22歲。


因為疫情而轉型的一場線上講座,鍵結了家族的追述分享會。

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

病人如家人,回診如回家。中國附醫乳房醫學中心,廿年有成紀錄二部曲。

作者:鄭伃書




最近怎麼樣?妳過得好嗎?這兩句回診的問候,是那扇厚重的門被推開時,我一定開口的話。

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

書寫活出自己的樣子


作者:鄭伃書




這一排晶亮吸引了我,「是怎麼發光的?」「以前經過怎麼沒注意到呢?」。

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

書寫「線上版溝通電影院」心法篇:網路教學的兩個寂寞以及預視力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上則《心法篇1》琢磨了線上同步教學,與實體課程的時間感不同。與其說是摸索老師端的教學時間配置,其實是自己在無數場線上課程中,身為學員的感受。

拖拖沙沙的課,讓我滑手機看網頁,還能分心拆解講者的簡報哪段可省略;匆匆忙忙的互動,讓我懵懂自問剛才到底為何而忙,如果能多給甚麼指示、多添甚麼收斂就好了。

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

書寫「線上版溝通電影院」心法篇:網路世界不同時間感,教學內容延長或刪短?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在醫院,為PGY一般科醫師開課的《全人照護醫病溝通》,我用電影院討論的形式,這是向憲哥《管理電影院》課程學習的。當年抱病演練的心苦,我記得很深刻。

其中一個記憶片段和「閉眼睛」有關。在我前面的幾位演練影片,有爆炸、衝突、對罵、悲傷畫面;觀眾融入了緊張壓力的氛圍,我也覺察到自己在高張環境之下,開始心悸不舒服。

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

書寫「線上版溝通電影院」技術篇:怎麼把滿滿的影片用在線上同步虛擬教室呢


作者:鄭伃書




這一年來,我把憲哥的《管理電影院》課程所學,應用到每一期的《全人照護醫病溝通》課程。當年抱病演練的心苦,我記得很深刻。

深刻到甚麼程度,當時的人言人語,我一直揹著。隨著每一次課後的再調整、再優化,這門醫病溝通電影課,漸趨理想中的模樣…才逐漸放下那揹著的心苦。

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

書寫虛擬教室同步教學:關上一扇門總找得到一扇窗開著


作者:鄭伃書




2020 年春天,那時世界稱呼為武漢肺炎的疫情,染起了遠距教學的需求。身負醫學教育使命的我,覺得要跟上時代,覺得:「越是做教學的人,越要搶先學習」。

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

書寫「水深火熱」:從碗裡的魚,決定疫情期間的心態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我把一隻魚放進碗裡,因為想喝茶。

澆下去的水如果不夠熱,那魚身裡的茶葉是泡不開的;這碗如果不夠深,魚兒背部的茶葉是浸不到水,也沒法舒展的。

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

書寫拼圖趣之 The Best Days Of OurLives


作者:鄭伃書




The Best Days of Our Lives是這款拼圖的名字。以為只是很多人物的拼圖,擇個宅宅日來玩。真的拿出來端詳了,發現「代誌毋是憨人想的遐爾簡單」:

Step 1. 看這房間的孩子們,當多年後重聚,他們個性會一樣嗎。
Step 2. 發揮想像力,多年以後是什麼樣子。這才是你要拚的圖。
Step 3. 線索如圖:黑髮黃衣者,變成白髮綠衣者,似曾相識吧。
"Use Your Imagination !" ……なに?老劉 Xavier Liu和強哥 盧俊強送的禮物果真不單純!

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

乳癌患者可以打 COVID-19 疫苗嗎? 可以打,而且建議打(2021-05-22)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乳癌患者可以打 COVID-19 疫苗嗎?
先講結論:可以打,而且建議打。

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

乳癌基因檢測的角色:遺傳、風險、找藥、追蹤;精準醫療回答患者最常問的四個問題


作者:鄭伃書



我是中國附醫乳房外科鄭伃書醫師,目前在乳癌團隊裡頭擔任基因檢測諮詢醫師,今天來分享基因檢測運用在乳癌的角色。

因為醫療媒體提供的豐富資訊,讓越來越多民眾聽過「精準醫療」、「基因檢測」。因此我整理了在醫病溝通過程中,經常被乳癌患者家人詢問的四種問題,而這些情境,都有基因檢測能夠協助的角色。

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

書寫誰還記得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就算知道人有悲歡離合,對於嘎然而止的關係,想起來還是難過,或輕、或重。

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

書寫九州台日交流音樂會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多年前的一場演出,突然在腦中自動播放,驅使我去翻找了影片,看著看著,許多回憶片段跟著播出來……

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

乳癌化療懶人包—中西醫×營養師×心理師一起打包


作者群:
鄭伃書醫師、周宛儀醫師、李艾玲醫師、謝梨君營養師、羅紀萱臨床心理師



這份懶人包匯集了中西醫、營養師、心理師的專業,盡量照顧到生活方方面面,很完整也頗有篇幅。如果對哪個主題特別有興趣,可以點選索引直接連結到該段落喔。

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7:與其說因應之道,其實都在講「好好生活」之道

 

作者:鄭伃書



噁心嘔吐、骨髓抑制、口腔潰瘍、腹瀉便秘、皮膚紅癢、毛髮脫落、疲憊低落……我們經歷了化療常見的七種副作用,知道這些情境的因應之道:

可以動用外部資源,「要說、要問、要錢」:練習表達不舒服與需求,自費品項提高生活品質,醫療專業能幫得上忙。更實用的是內部資源,原來我們能幫自己這麼多忙:「環境布置、飲食調整、情緒抒發」。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6:關於「疲憊低落」,需要整合營養中醫與心理,自己也能作三件事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外部資源問專業:
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5:關於「皮膚紅癢」與「毛髮脫落」,保濕防曬溫柔呵護,嬌貴的時光來了


作者:鄭伃書



外部資源問專業:
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4:關於「口腔潰瘍」與「腹瀉便秘」,選好食物才能慾望入口,順利解出


作者:鄭伃書



外部資源問專業:
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3:關於「噁心嘔吐」與「骨髓抑制」,從飲食及口手衛生做起


作者:鄭伃書



外部資源問專業:
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2:兩方面著手,要請別人幫忙的,靠我們也能幫自己的


作者:鄭伃書


在開始之前,先說明觀賞方法:等會兒,我們會一起經歷七種情境,這七個是我整理最常見的化療副作用。每一種情境的解法,有兩種,分別是「外部資源」(我們要請別人幫忙的),和「內部資源」(靠我們就能幫自己的)。

《與化療副作用共處》系列 1:要對抗還要戰勝太累了,接受與同在,反而更自在


作者:鄭伃書



提到化療副作用,很多人使用的詞彙是:我要對抗它!我要戰勝它!然而,在我心中,化療副作用不是要去「對抗、戰勝」的,因為光是聽這兩個動詞,感覺就要花好大的力氣,這對患者來說,實在太累了。

罹癌與治療,對患者來說,是一件不舒服的事,而它已經發生了。此時此刻,與其講對抗與戰勝,我發現「接受」和「同在」,反而讓人更自在一點。

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

書寫冷天換個被子

 

作者:鄭伃書





其實最冷的夜在幾天前過去了。
其實去年也是薄被子蓋一整個冬。
其實鑽進被窩裡左右滾動身子,把自個兒捲起來,再給體溫一會兒時間就會熱了。

只是這晚,莫名且突然的,不想再等待那段溫席的過程:「對,我就想直接蓋暖被子」。

很難嗎?欸⋯如果沒記錯,有一個科技纖維的保暖被胎放在右邊的抽屜,如果不在那,就要「翻」另個櫃子的裏層。

找到了壓縮在方正硬塑膠箱裡頭的被子,從拉鍊打開的瞬間,它就開始膨脹變大,以至於得出力氣才能解「拖」它,攤軟一地。

它的最好搭檔是那個搖粒絨材質的被套,我知道在哪,在收納箱的最底層——沒辦法,太久沒出勤的物品藏得深,得用「撈」的。

想起大學住宿舍時,最不想面對的家事,就是「塞被套」:

我要抓著被胎的一個角,整身帶著它「鑽」進被套的世界,在天幕下確定(被胎的)角角對齊(被套的)角角,完成最遠的兩個角落之後,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,處理剩下兩個被角。

為什麼要這麼厚工?啊就被子太廣又太重,手太短又龜毛(硬要對齊)嘛。好不容易四個角搞定了,「抖」動被子讓邊邊對齊,就能結束囉⋯⋯

啊啊啊,結果這一抖,被胎跑掉了啦!再一次,我又要鑽進去和四個角奮戰。這裡對齊了,那裡竟然又跑被了?

活像隻被光點逗弄的貓咪,在帳篷的各角跑動,卻什麼都沒抓到⋯

吼,越弄越齷ak 齪tsak!塞個被套、心浮氣躁,三更半夜的,為什麼我要「舞這齣」啊~(那妳為什麼要睡覺前才塞被套?)

於是內心的挑剔鬼,會開始說道理:
「以後沒冷到一定程度,就不要換棉被好了」
「塞被套拿麼累,不換就不會心浮氣躁了呢」
「妳寒流都度過了,現在才換棉被很奇怪欸」
「台灣八成的日子是熱的,不要用80%的力去做只有20%效果的事」

⋯⋯⋯回神。

此時此刻,那些年少時說服自己忍耐的歪理,撼動不了「老娘今晚就要蓋暖被子」的堅定信念。

我也不用大學生那套方法了,就慢條斯理的站在床邊,抓緊塞好的兩角,往空中抖幾下。它就翻著翻著,很「接近了」邊角對齊的位置。

接近就好了啊,跑掉一點有什麼關係。不曉得為什麼以前可以這麼堅持:各個角都要塞好塞滿!好像沒有塞出一百分的棉被作品,心裡就會有個疙瘩,不舒暢。

⋯⋯想起來,跟我的人生一樣。

當被胎慢條斯理的穿好衣服了,乾脆床包枕頭也一起換裝吧。不一會兒時間,完工了,房間因為整床的暖色調,也轉換了溫馨氛圍。

關了燈,蓋了被——啊,一秒瞬熱的感覺真好。翻了翻身感受一下床鋪:啊,可以躺在搖粒絨上面,就像動物有了皮毛一樣的溫暖。

這個幸福感太豐盛,讓我不自覺的展開雙臂,感恩著:「謝謝妳,給我這麼好的床和被子」。

連腦袋都融化了,一點兒也不想滑手機,迫不及待跟著身體享受在溫熱的包圍裡,沈入夢鄉。

有一句話,在沈睡之際,從反覆閱讀的書裡低聲呢喃:「照顧自己,彷彿她是妳的baby一樣,這就是愛自己」—《情緒治療,周志建

以為是換被子,其實我換了個人生態度。


看看臉書朋友們的回應



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

書寫公園裡落葉木的三個啟示


作者:鄭伃書




這是平常的公園後方,平常的角落,平常的走道看過去一隅。從前總是急急走過,突然的,此刻想佇足一會兒。

「真的賺到!」嚴厲的寒流,竟然有陽光大放送。即便隔著厚外套,都能感受日照在身上的溫暖。

大概是被這光給撫慰了,讓人自願在攝氏十八度的空氣裡,停下腳步。一面享受陽光普照,一面享受眼前光景⋯⋯

白色建築襯著藍天,灰色曲牆襯著一地黃瑟,而那綠葉⋯⋯「呃,說不上茂密欸。你有沒有覺得,他們和人類一樣冷得發抖啊」

如果樹會說話,他會說什麼呢?

「我好醜哦,一根根的枯枝,葉子都掉了,我沒辦法拿到鬱鬱蒼蒼的獎狀了⋯(哭)」

打開耳朵想試著聆聽他,順著那「淒淒簇簇」嗚咽聲——空間裡竟然還有風聲「咳、咳咳」,鳥叫聲「咕、咕咕咕咕」。

哦!仔細辨識,不是只有一種鳥耶。還有「噗噗噗」,「嗚哇嗚哇嗚」兩種以上的鳥兒,這短短三十秒,至少有五樣自然樂器交響著。

奇怪,以前經過這兒,有聽到這麼豐富的聲音嗎?那麼多個日子裡,我究竟錯過了什麼。

根據觀察,落葉叢裡肯定有什麼好東西,因為鳥兒們一頭地往那兒覓食。那一地蕭瑟,能夠發出「淒淒簇簇」的摩擦聲,有風兒的幫忙,有鳥兒的貢獻。

樹說話了:「拜託,植物有分落葉木和常綠木好嗎。我們落葉植物就是比較繽紛,有褐有黃有綠,幾週後還會有青色的嫩芽冒出來。而且…我們不需要鬱鬱蒼蒼的獎狀,而且,我們不醜!」

講的讓人挺羞愧的,萬物有他存在的意義,我在給人家貼什麼標籤呢。

公園一隅給我們的三個啟示:

1. 以為自己是常綠派,惋歎嚴冬撐得好辛苦,搞半天發現真相是落葉木,冬?只是日常而已,帶來鳥兒形成生態挺好的呀。

2. 用視覺帶動思考成習慣了,雖然很方便,不自覺間竟也錯過了那些美好聲音。靜心聆聽,原來日常哲理,如此豐富、奧妙。

3. 走出門,便能享受台灣一部分,就是世界一部分。無法出國,也能在日常裡「體驗不同,認識別人暸解自己」—這就是旅行。

三十秒裡,你聽到幾種聲音呢?



看看臉書朋友們的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