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

同學都愛調味乳,「一瓶羊奶」激發10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


作者:鄭伃書


分享真人真事,馬克吐書的《羊奶歷險記》


小學第一堂課之前,會有一籃子羊乳送到班上,同學爭先恐後挑口味,瓶子撞得叮叮噹噹。同樣的休息時間,有飲料喝就是比人家「潮」。

媽,我也要訂羊奶!

「只是被同學影響所以想要吧,妳有需要嗎」
我是為了健康啦,媽媽你看(傳單)有寫長高聰明增強免疫力。
「再說吧」

為此追了阿母三天三夜,滿口羊乳好、羊乳妙、羊乳呱呱叫…

「好,給妳訂。但是—只許訂原味,調味乳對健康不好」
蛤?大家都是訂調味乳才有得挑口味啊,喝原味遜斃了……
「不然就不要訂囉」
……喔。

羊乳籃子又送來了,不必跟同學搶破頭,最後留下白白淨淨的那瓶就是鄭伃書的。「妳媽好嚴格喔」「好可憐只能喝原味」同學們嘰嘰喳喳,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喝下—是也不難喝,只是一抹惆悵(這一切跟我想的不一樣)罷了。

過了幾個禮拜,熱潮慢慢消退,同桌男同學領回了麥芽乳,盯著瓶子發楞。我湊著問:「每天只能從麥芽、果汁和巧克力選一個,很無聊吧,要不要試看看原味?」那天我們交換瓶子,彼此享受沒喝過的新鮮口味,很滿意。

隔天,我找巧克力乳的同學交換:嗯~不錯。再隔天,我交換了果汁乳:發現那不是很合我胃口。再過幾天,調味乳的同學「們」竟然主動找我交易了:「欸,是我先說要跟伃書換的」「你怎麼這樣啦,我們昨天就先說好了」……

意外發現,訂調味乳的同學們充其量只有三種選擇,我卻能擁有四種口味交替—甚至還可以指定拿到果汁乳的人不用找我換,因為我不喜歡那味道XD。

訂單到期,阿母問要不要續訂,我說不用了。


長大至今,回想起來,謝謝阿母當時堅持只給訂原味乳,讓我學到三件事:


理由要發自內心


一眼被媽媽識破訂羊奶是為了跟風,當下為了自尊和目的,只好不擇手段、嘴硬、咬著「健康」為理由來說服。心裡想要的卻是彩色又甜滋的調味奶,以及跟著同學在籃子裡搶口味的潮流感—結果為了符合「健康」理由不得不接受原味乳,啞口無言。

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理由,小心有自打嘴巴的結果。


流行要見好就收


我是看著大家一窩蜂喝羊乳,才跟媽媽吵著想訂奶。比同學晚了幾個禮拜「進場」,看著大家熱鬧一陣才注意到疲態展現。遇上「拋售潮」得以交換是我幸運,也因此發現「潮流是會退燒的」;一直期待的調味,親口淺嚐後原來是「過於腦補的美好」。

慢慢退潮後,訂購人數越來越零星了;當初一口氣訂半年的同學,甚至不領羊乳了,直接大放送給任何想喝的人自己去拿。幸好阿母只訂短短一個月,幸好我毅然決然不想再訂,有體驗就好,不然後續也找不到同學交換了。

流行如浮雲,沒有第一時間追到就要把握見好就收。


爛牌不一定輸


拜讀馬克吐溫所著的《湯姆歷險記》,發現自己的這段經歷,和書中經典「刷油漆」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湯姆用喜孜孜的表情,創造朋友間對「刷牆體驗」的需求;我用班上唯一的原味乳,迎合同學間對「追求新鮮感」的需求。

「奇貨」在第一時間可能是被眾人忽視(甚至鄙視)的,一旦需求被創造,便成「洛陽紙貴」了。奇貨不必要「可居」,適當點要釋出;紙貴不一定靠「名賦」,堅持夠久才能見證機會點。

拿到一手爛牌沒關係,牌局沒結束前不一定會輸呢。


李河泉老師有一篇分享《長大後的態度,就是小時候的教養》,讀後讓我想起很多兒時記憶。媽媽當時的作法讓我很惆悵,回想起來卻很感謝,區區一瓶原味羊奶,激發小學生「解決問題」的能力。

我發現,長大後的回顧格外有感,也能連結收穫更多。不妨試著用現在的態度,回想小時候的教養經驗吧。


河泉老師演講報名熱銷中
「長大後的態度,就是小時候的教養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