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

護照,是古巴的奢侈品


作者:鄭伃書




「不好意思,請問妳去過歐洲嗎…可以告訴我那個世界的資訊嗎,什麼都好…」那是四年前,被美國經濟制裁的古巴,上網兩小時就得花光月薪的古巴。

旅行喫茶店的瓜瓜被一位當地男子攔下,他省吃儉用存了十年的錢,準備一圓旅歐夢—發現自己對目的地竟然一無所知,於是攔下街上的外國人,把問到的每個線索,認真刻畫在筆記本裡。

四年後,被解凍的古巴,上網兩小時只要週薪的古巴。中央廣場駐足著當地年輕人,靠著分享熱點給外國人,賺些外快。

「古巴人想出國,必須要有很好的理由,例如入學證明、直系依親…旅遊?那可不是個理由。不過,在此之前,必須不吃不喝七個月,才有積蓄申請那本護照…」

半個台灣,半個巴爾幹的Jerry跟我們分享古巴近況,他望著藍天白雲、沙灘椰林、酒店賭場、高爾夫俱樂部…感受到「美國後花園」之稱的度假勝地,事實上蒙著一層可笑的酸楚。毅然決定結束旅程,提早回府。

……我想起那年,夕陽灑在巴西薩爾瓦多的水泥路上,住在下城區的導遊André說:「妳知道嗎,英文是一種奢侈品。」 它不是國民必修,學習成本又貴又久,能夠掌握這語言的人也同時擁有餘裕資源。

我在《古巴:四年之前,四年之後》這場講座的昔今對照中驚覺:原來,「護照」也可以是一種奢侈品。

那些令人憧憬的繽紛金龜車、即興騷莎舞、窗欄前的迷你攤販、超高的教育素質和治安水準、全民免費醫療和漂亮的醫病比、住屋與麵包的配給制度…都是「護照這種奢侈品」被交換後的產物。

那麼,在台灣呢?對我們而言,什麼是奢侈品?

啜了一口肉桂鳳梨汁,恰如其份的表達一個國家的香甜酸楚;玩味「奢侈品」,是需要歷練的。人是如此,文化亦然。謝謝這場講座的發酵:古巴,我會去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