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

《女外科系醫師論壇》是怎麼開始的


作者:鄭伃書


這場夢幻組合的醫師論壇,是怎麼生成的


近年來有感於女力時代的崛起,中國附醫主辦的醫學會,在前一屆的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Surgery Forum國際交流盛會裡,首次安排《Women in Surgery》這個分段,由國內各大醫院的女外科系醫師們分享生涯故事,對於後進頗具啟發性,大獲好評。

這年度,大會主席William Chen陳自諒副院長,與國際醫療執行長周艾齊聯手再拓視野,擬定邀請亞洲各國女外科系醫師們交流。我受命企劃與執行這場新創的「女外科系醫師論壇」,有賴眾志成城,方能圓滿完成!

一個創新的學會議題,是怎麼催熟的呢。


從國家的角度切入醫學會定位


首先是目標受眾的鎖定。雖然是學術味濃厚的醫學會,受眾能不能拓及全國的醫療生態,是不是讓大眾也能有感,有沒有辦法提升國家格局?從這幾點思考著墨,因而理出這場《Women in Surgery》三大特色:

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投入外科系領域—改變,反轉醫療崩壞的趨勢。
讓女性更具勇氣投入傳統男性為眾的產業—改變,外科如此,各行亦若是。
讓台灣與國際接軌交流—改變,知己知彼,互相借鏡成長。

確立主題圍繞在「改變」,進一步思考能不能讓議題依照特色分野:擬定新馬日籍醫師分享不同國情的「女性醫療圈內現況」,而台灣醫師分享「女性醫療圈外視野」,讓大家感受醫路上的多樣面貌。

2016十月底的會議,從四月開始籌劃。在理念成型以後,找到對的人發揮專長才不流於紙上談兵。


千載難逢不能只有我聽到


關於國內女外科系醫師的邀請,既鎖定在圈外視野,我馬上想到了欽佩已久的學姐們:當時新科立法委員陳靜儀醫師、《女外科的辛辣日記》作者劉宗瑀醫師、《小女子的專長是開膛》作者白映俞醫師。

她們個性不同、表達風格相異,卻都能在網路社群裡快、狠、準地提出對於社會、醫療與國家的關心建議,深得人心。能夠同台分享是夢幻隊組合啊,三個願望一次滿足。

如果能夠完成眾望所歸與私心想望就太好了,拜託好友郁純醫師邀請沈名吟學姐,作為前導接觸、邀請講者。老天也暗中幫忙湊合,三位分佈在不同縣市的講者,因緣際會在一個月內相繼來到台中。


自己想聽的講者自己邀約


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努力抓住:在台中醫院的公會演講時,和林靜儀醫師相認—我在實習婦產科期間受教於老師,時隔多年一起在中山醫大校友合唱團餘音繞樑。

在YoYo阿長辦的澄清講座上,手作打結的互動讓劉宗瑀醫師留意到有個「同行學妹」,小劉醫師分享外科女人的故事相當共鳴,我們會後交流相談甚歡。

在「新思惟x台中:語言」活動裡和白映俞醫師相見歡,了解學姐的謹慎細膩,我將主題理念娓娓道來,提供講者充分考量。

成功不是一蹴可幾的,有前導引線加上當面懇談,後續有大會官方的正式英文邀請函,Email魚雁往返和私訊溝通細節。多方了解會議公司及秘書處的軟硬體進展和配套,回報進度讓講者安心並有參與感。

邀請之道無他:珍視與尊重。我思忖著「如果我是她,會想要什麼」,換位思考揣摩出行動。我也被大會安排在講者群之一,代表整理台灣現況與國際交流。能夠和心儀前輩們同台、近距離聊天,是此行最感動之處。


時間地點、場地硬體、講者主題都有了,這樣就好了嗎。怎麼觸及目標受眾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