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

《女外科系醫師論壇》可以有多大效應


作者:鄭伃書



亞洲女外科醫集結分享,台日新馬國情交流


《Women in Surgery》在國內醫學會是創新主題,過往外科系醫學會的進行模式,多著墨在疾病、手術及照護的發表討論,學術味濃厚而人文溫度較少。

前一屆邀請國內不同世代的講者分享生涯故事。回顧與會者反應:在外科領域最大眾的男性醫師們,對於這項國內鮮有的主題大開眼界;同道中人,外科系女醫師們亦是參與熱烈,表達對議題的支持認同。

在意料之外的,是勾起面臨選科的年輕世代族群的興趣。許多對於外科系有興趣,但卻因眾說紛紜的聲音而卻步的學妹們,會後回饋「因為學姐們的故事,我更有勇氣選擇喜歡的外科生活」。

因為後進的回饋,思索著這一屆的《Women in Surgery》,已經有了圍繞「改變」的主題,已經有了國內外講者依照特色分野的「圈內、圈外」分享…能不能更有傳承與教育意涵呢。


《女外科醫之路》訪談紀錄片


我們想做一段影片。內容訪談選擇外科為志業的女醫師們,從言談中透露出生涯選擇的關鍵,從動作裡一窺外科世界的多元多彩,從陳副院長的規劃中感受中國附醫在《Women in Surgery》的投入和改變。

先前的教學活動中,結識了還在醫學系就讀的黃柏鈞和陳德叡,兩位學弟對動靜態攝影頗有熱忱,和夥伴組成RAWfish工作室耕耘作品。由醫界後進運鏡剪輯,更富傳承意義。

因此集結了外科部眾女醫們,溝通訪談要點、多處場景轉換、彼此忙碌的醫務配合無縫接軌的拍攝行程,還有最大工程「後製」。30小時以上的投入,才能成就最終3分鐘成品。

參與影片製作,無形中凝聚了女醫們對於大會的重視;在學會播放的當下獲得國內外觀眾的如雷掌聲;在會後網路社群的分享中有超過兩萬五千次的點閱,真正把這個議題推己及人,引起大眾對於「醫療、外科、女性」的關心。




台灣與國際的外科女醫現況


大會當日,我整理台灣資料與國際分享。台灣外科醫師總數在3500人上下,近五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動;但是近十年來,「女性」佔外科醫師的比例,從5%躍升為15%。

縱然外科依然是男性為主的領域,但是女性人數三倍的提升是趨勢,醫學系男女學生人數比接近1:1也是趨勢。馬來西亞、日本、新加坡的學者們也在自己國情調查中,發現了縱使國家氛圍、傳統文化各有不同,但都有女性投入外科系人數漸多的趨勢。

女性與職場、升遷、婚姻、家庭、學術地位、教學熱忱,乃至於更多元的角色拓展…當天,台馬日新講者和主持座長,九位女外科系醫師相聚閒聊,我們發現了彼此的不一樣和一致性。

聆聽分享時,林靜儀醫師委員坐在我旁邊,我們不時對於台上提出的觀點頻頻贊同。中場,學姐轉頭對我說:「能夠在一個平台聽到國內外的共鳴,很感動呢」。

投身這場論壇籌備,使出洪荒之力的我,看到台上台下、無論國籍、不分性別、摒除年齡都能投入其中,眼眶不自覺地濕潤了。


想像不到的效應和突破


因為主題的巧思,國內外講者的夢幻組合,社群網路的宣傳以及影片傳播,吸引了院內其他單位的關注,皮膚科醫師也感興趣到場支持。莘莘學子感受論壇的精彩啟發,不只醫學系大學生,對外科憧憬的高中生學妹也主動報名了醫學會。

往年的英文演講,我都會打下逐字稿,特別留意優美的連接詞和轉換句型。這回投身公務太多、私自演講準備較少,在「不得不面對」時間脅迫之中,解開人生首次在數百人面前英文即席演說的勳章。

商業週刊主筆賴寧寧,洞察女力崛起的趨勢,有幸成為她的筆下人物之一。過程有國際醫療執行長周艾齊和助理陳以惠的幫忙,使論壇的素材能夠整理,讓《衝破白色巨塔,拿手術刀的娘子軍》系列主題得以更生動多元、更深入專業。

在論壇結束之後,有幸在蔡依橙校長主持的線上讀書會中,從《女力時代》這本書,連結到《女外科系醫師論壇》的幕後,更延伸至女性在醫療職場的討論。讓這股關注不停留於大會當日,更有後續的溫度延燒。


感謝大會主席William Chen陳自諒副院長,在學術味濃厚的醫學會氛圍中,委任這項創新議題於我。回想初衷與後續連結,有40%在計畫之中,更多是意料之外的故事。雖然過程且戰且走,卻是用100%全力以赴。最終眾志成城,圓滿完成。

如果你也對一項議題有興趣,想邀請心儀講者分享,不妨試試「自己想聽的論壇自己打造」。我在醫學會身體力行後,想聽「顛覆刻板印象」的分享,也著手籌備了另場沙龍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