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

書寫乳房攝影_感恩121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醫者親身體驗,從醫囑到親身感受


我做了人生第一次的乳房攝影,滿開心的,是一種解鎖體驗的成就感。

身為乳房外科醫師,我體會過化療標靶免疫內分泌藥物打進身體的感覺,住過加護病房身上好多管路,躺過手術台感官被放大,看過放療機器裡的變形窗扇,做過腋下淋巴筋膜的復健治療,走過重大傷病卡持有期間從擔憂到共處的心情。

那些我在醫囑系統上輸入點選列印蓋章的單子,一項一項化為實際體驗,一樣一樣讓我嚐鮮:啊原來是這種感覺。然後體悟:「醫學」不再是醫生腦子裡的知識,「療癒」是發生在病人身體心理的微妙變化。

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書寫天使在身邊_感恩1129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熟悉又陌生的快篩回憶


那晚,我從醫藥櫃裡頭翻出了新冠肺炎的試劑,一打開迸出了五個零件,「咦?當年做個居家快篩,有這麼多要組裝的嗎?」畢竟有兩年沒碰了,「陌生」是第一層感受。

我沒看說明書,試著用肌肉記憶進行:捅鼻孔、放入液體試管、折斷棉棒、套上滴管蓋、點滴進入篩劑板小孔、等待粉紅暈染……「咦?如果中了 COVID 那會看到什麼畫面?」發燒中的腦子已經關機,我只能仰賴視覺記憶:「兩條線啦,妳看過的啊」。

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

書寫粉紅絲帶_感恩112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一枚別針,承載乳癌的力量


我的醫師袍領口處別著一個小徽章,是粉紅色的絲帶圖樣。來自一位乳癌患者的巧手作品,分享給醫療團隊的祝福。

為什麼「粉紅絲帶」有乳癌的意象呢?以前我只依稀記得:一位事業有成的化妝品女性主管罹患乳癌,自己走過罹癌路,希望透過「粉紅絲帶」提醒大家一起正視這個疾病。

後來知道,這家公司動用集團的力量,全力資助乳癌相關研究。不只在美國,還資助全球乳癌防治運動。

當年積極接受乳癌治療、接著積極投入乳癌防治工作的這位女性,是伊芙琳·蘭黛(Evelyn H. Lauder)。她所在的化妝品公司,叫做「雅詩蘭黛(Estée Lauder)」。


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

書寫獨善其身_感恩091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60天的消失,練習自在的來去


有60天消失在社群平台,沒有動態消息發布的日子。這段期間,「會有」一些人關心、我想也「不會有」人在乎。這是正常不過的現象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注的議題、每個人也都有自己要過的日子。

而我欣賞自己持續修煉著一項技能:面對人際疏遠親近、來來去去的關係裡,保持「自在」。

是說,為了獲得「自在」技能,得要承受好多事件發生、花上好多時間累積、賠上好多情緒耗損,不斷練習、堅持學習,我才慢慢摸到皮毛;而我願意堅毅持續的實踐,因為知道這個技能終究會用上的。

2024年7月12日 星期五

書寫有度_感恩0712


作者:鄭伃書



完美主義的內耗,來自對「狀態」的不接受


以前,那個完美主義的伃書,不大能接受自己「有時候狀態不大好」。狀態,可以是體能、情緒、關係、表現、運氣等等。

因為我一直是那麼努力的人啊,「努力就會有收穫」不是嗎?怎麼我就不進反退啊?一定是我不夠努力?還是說有我不知道的門道?難道是我有問題?根本沒進步,那我這麼認真幹嘛⋯⋯

回頭來看,我真的是內耗王。

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

書寫陰雨雷電_感恩070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年初的提醒:「感恩一切」真的可能嗎?


年初,我在長濱僻靜中,收到老天爺的提醒,請我練習「感恩一切」。當時我帶著疑惑,在筆記中寫著:「一切?狗屁倒灶也要感恩嗎,怎麼感恩起?」

年中,我重回長濱僻靜,在屋子裡感受罕見的雷雨交加,在嘩啦轟隆的環繞音響中,想起了自己經歷過「屋漏偏逢連夜雨」的那些日子⋯⋯

彷彿看見了什麼,以前沒看懂的事:


陰雨雷電,映照出生命的五個啟示



不是陰雨雷電讓我家漏水,是我的房子本來就有缺口了。只是過去我沒有察覺、或者我曾經選擇擱置,此刻的陰雨雷電只是顯化了「既有存在的事實」。


只有陰雨雷電發生的時候,我才懂得感恩磚頭瓦片給予安身、才懂得感恩水電設備給予便利。這一切都是有人負重前行,但我誤把歲月靜好看作理所當然。


陰雨雷電並不是突然發生,地面吸熱、暖流上升、遇冷凝結、電荷積累、空氣膨脹,其實步步是環環相扣的。讓我覺得突兀費解的內幕,其實早就啟動我看不到的鋪陳。


既然陰雨雷電是步步形成的,也終會步步消散,「這一切都會過去」。只是我實在心急,時刻覺得應該要否極泰來了,咻一下就想變好。卻忘記:醞釀而來,得經綢繆而去。


當陰雨雷電散去,我積極修繕、我珍惜日常、我探索全貌、我心沉氣穩。乍看回復原狀,只有自己知道,此刻已在不同高度。陰雨雷電也許再以不同樣貌發生,我也易容以待。


陰雨雷電,是感恩發芽的捷徑


原來,陰雨雷電和狗屁倒灶,才是感恩發芽的捷徑。就像孤身走在幽暗隧道中,遠方一丁點幽微的光,便足以萌生信念。這個時刻,小事都成了大愛。

老天爺說:感恩「一切」。我還有得練。

#如果2024是最後一年_伃書的感恩365

2024年6月29日 星期六

書寫定期定額_感恩062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人們知道:累積資產並不是「只做一次重大決策,從此就能舒服躺平過日子」—因為知道它會被時間消磨,所以必須持之以恆的「行動」。如果問到長期投資省時省力的策略,專家會建議:定期定額,投入大盤(整體表現)。

以前的我,看到上面這段話出現「資產」與「投資」字眼,想到的是金錢與財務,知道它們會被通膨消磨,而看到數字變化我是會痛的,所以知道要動手增加存款,動腦決策投入哪個指標。

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

書寫感恩生活_感恩0624


作者:鄭伃書




當情緒積累,感恩難以生出


日頭炎炎,我錯過了預約號碼,重新取票又等了40分鐘,網路已經填好的文件無法讀取,好不容易捱到了臨櫃,發現整疊附件有一項只接受實體正本,偏偏我沒帶上⋯⋯

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

書寫訃告_感恩0612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因為思考死亡,所以活得更精華


我感恩罹癌經歷,驅使我一步步實踐「向死而生」:因為思考死亡,所以活得更精華;因為面對死亡,所以活得更精準。

例如2019年請整理師協助住處收納,我從 安妮的整理師日記 親身故事中,驚覺:「對耶,若是我走了,家人面對滿山遍野的雜物,肯定是比難過還要更難過的事。」

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

書寫習慣性否定_感恩061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言淺或言深,交淺還是交深?


對話時,我會觀察對方的慣性,也同時內觀自己感受:「哇,這個人說話我聽著很喜歡,是什麼元素呢?」;「嗯,這個人說話我聽著不舒服,那個卡住的關鍵是什麼?」

漸漸地建立經驗資料庫,讓我可以從來往的幾句話裡頭,決定我和眼前這個人,是要「言淺或言深」,進而思考要「交淺還是交深」。這可以保護我的時間、精力和專注力。

我會和「習慣性否定」特質的人保持距離。當我提出感受或觀點,她/他的第一時間反應通常是「會嗎」、「還好吧」、「我覺得不是這樣耶」……如果反問「那會是怎樣」,她/他說不出個所以然,也沒能給予具體支持,總之先否定再說。

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

書寫宇宙的連結_感恩0610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檢核實踐力,卻發現自己作業沒寫完


年初,我就預定了端午的長濱僻靜營,行事曆上老早寫著「檢核自己的實踐力」,實踐什麼?「感恩365」計劃。只是吼,我其實有一點心虛,大概就像「沒寫完作業就直接上學」的心情,來到山海的教室。
 

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

書寫重大傷病卡_感恩0606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五年過去,重大傷病卡竟然到期了


門診裡的印表機轟隆隆地打印檢驗檢查單,電腦螢幕上跳出了提示視窗,洋洋灑灑的大意是:「患者鄭伃書的重大傷病卡已過期,請確認繳費身份」。

這樣的視窗出現是醫療日常,點選確定是反射動作,然而訊息方格消失的那一刻,我驚覺:等一下!那是在說我欸!五年了?已經五年了!

當年,手機螢幕上跳出重大傷病卡的簡訊,我壓根兒沒想到有一天它會到期。
 

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

書寫放下的練習_感恩0420


作者:鄭伃書




走最遠的路,回到自己的家鄉


回台灣以後的日子,生活有一些變化:時差讓我晚上八點就昏倒,清晨四點會起床。每天行程很單純:工作 + 睡覺。省去了吃晚餐和滑手機的時間(很好),但也同時省去了運動和書寫的時間(不大好)。

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

書寫適應力的智慧_感恩0402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印加文明:不尋找更好的環境,而是適應當下


我從海拔 2000 公尺的熱水鎮,爬升到海拔 2400 公尺的馬丘比丘,再上升來到了海拔 3400 公尺的庫斯科——昔日印加帝國的中央,可說是印加版世界的肚臍,以美洲獅 Puma 獸首為原型建城的。

印加帝國竟然就在這樣高海拔(且惡劣的?)安第斯山脈環境中起源和發展的。這是非常難得「不」從河流發源的古文明耶,為什麼他們不去遷移尋找屬於印加人的尼羅河、黃河、底格里斯/幼發拉底河或印度河呢?

導覽 Luchos 回答我:「面對自然環境,我們不討厭出生所在、也不去尋覓遠方的遙不可及,我們選擇面對它、適應它。」


適應力:不習慣,還是不適合?

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

書寫印加智慧_感恩040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語言與文字,決定了歷史的詮釋


口語上的「印加文化」其實有些謬傳,因為「印加 Inca」是國王的意思。就像我們會使用「古埃及文化」這個詞,但如果說「法老文化」,就會覺得有些以偏概全,卡頓了什麼。

不過,謬傳也就約定成俗了,畢竟這個只有口頭語言與結繩記事的王國,沒有任何文字,以至於我們對其的許多理解,甚至穿鑿附會——有文字的人說了算。

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

書寫物品的道別練習_感恩033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旅途中弄丟了珍貴的物品,會怎麼面對?


我在旅途中弄丟了兩樣寶貴的東西,都是隨身不離的物品。在發現的當下,有一點自責、難過、酸楚⋯⋯

一只白色的潛水錶,我在結束熱瑜珈體驗後,沒有再戴回手腕;當時位在高處的白色更衣櫃掩蔽了它的存在,而我竟然也忘了即時確認物品數量。那對我來說要價不菲。

一隻黃色的小鹿胸針,我在下火車時發現只剩下針,回頭尋覓已不復在;可能在出發時、或到站後,人們領取層層堆疊的行李,拉扯勾掉了。對我來說情意深重。

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

書寫時間與擁抱_感恩0330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時間是浪費,還是富足?


凌晨三點半出門,搭車到了國內航廈,和家人擁抱道別,提早一小時到登機門。
順利抵達目的地國內航廈,包含走路到隔壁國際航廈,等待航空公司開櫃、掛行李、過安檢的流程,提早了兩個半小時到登機門。

在機場放空狀態的我,冒出了這樣的意識:齁,現在有兩個半小時在機場閒晃,這段時間真是「浪費」了。如果我選擇那班晚飛航次,那麼我和家人又可以多睡兩小時,又可以多相處兩小時。

這是我再熟悉不過的舊有固著老念頭:時間就是生命,生命太寶貴,不能浪費在無意義之上。

然後想到妹妹帶著孩子在做的Channel Switching,立刻調頻練習:喔耶!我多了兩個半小時耶,閒晃放空、無所事事對我來說是很奢侈的,因為時間就是生命——所以我變成了時間富翁,也成了生命富婆。

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

書寫旅程的遺珠_感恩0329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從「一定要」到「沒關係」,旅程變得更自由


回想起過往到了異地異國,若是沒有搜羅完自己預設的行程,會覺得扼腕和失落:「一輩子可能就來這一次而已啊」。

現在的我練習著自在和放鬆,甚至不去預設行程,順著直覺走,順著老天爺的安排,這樣的旅程別有風味:「沒體驗到的,當做下回重遊的理由吧。」

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

書寫覺察與行動_感恩032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擱置讓生活卡住,從0.1開始行動


談到了有沒有什麼事情是「擱置了幾天就變成了一陣子」,而且發現到「擱置了心情變低落,生活也卡卡不順」。妹妹的那件事,是繪畫,我的則是運動和感恩。

— 都發現到這個至關重要的存在了,那麼,不用每天都做到1,有0.1都比掛蛋來得好。我要練習每天0.1,今天開始。感恩 🙏。

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

書寫妖魔鬼怪_感恩0316


作者:鄭伃書




醫療現場的妖魔鬼怪


擱置半個月的感恩日記,記事本裡頭有許多的暫存文句,每一個關鍵字都能勾起我當時的感動感謝感恩。雖說故事也有了,詞彙也有了,依照我目前尚在鍛鍊的書寫弱肌,成章還是要力氣的。

況且近期有個困擾,持續消磨我的力氣:「妖魔鬼怪」——醫療現場出現的不通情理的人類,假裝理性實則情緒控制,具有受害者情結、災難性思考,尤其節氣與季節交替時更會發作。

對話幾句便能發現,彼此頻率不在一個頻道,這樣還要和她討論、對焦出一個醫療共識,我心累。

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

書寫明白歌_感恩022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述說創傷,才能真正療癒


影片已經看很多次了,再次點閱,還是會掉眼淚。

我知道,這時候的做法,不是封存他、迴避他、拒絕他,反而要提起他、述說他、敘談他……一遍再一遍,直到有一天,突然發現講這件事的時候,刺刺的感覺消失,才會相信:療癒確實發生了。

我的罹癌故事是如此,家族的創傷故事,亦是如此。

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

書寫五星評價_感恩0225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一場筆電維修的五星服務體驗


筆電的觸控板,被越來越膨脹的電池給頂開了。

讓我想起外科訓練的畫面:小腸受傷腫脹的患者,剖腹手術的切口,那腹壁被脹開而無法縫合⋯⋯好吧,我決定帶筆電去看醫生,因為這病情也拖滿久的了。

本來電話中告訴我:「電池更換要 3000 多塊錢,而且後天才能拿喔,這樣可以嗎?」

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

書寫感恩與堅守_感恩0223


作者:鄭伃書




1. 放下與初心的回歸


寫好的感恩日記放在儲存草稿裡,再次點開又~不見啦。

有過之前發生的經驗(#書寫全滿的杯子_感恩0213),這次完全沒經歷到悲傷五階段,當場直接放下,倒頭睡覺。

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

書寫新春開運工作坊_感恩021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慈悲的提醒:讓「好奇」凌駕於評斷


抽卡的時候,我想著「如果2024是最後一年,我就維持目前感恩365的模式,還需要添些什麼、或減些什麼嗎」⋯⋯

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

書寫豈有此呂_感恩0217

 

作者:鄭伃書





節目邀約的初心:分享故事的力量


窗口的聯繫讓我印象深刻,第一次的訊息中,邠如就把邀請的初心娓娓道來,除了節目風格、受眾、主題設定等細節,還貼心注意到我的生活圈在台中,交通行程怎麼銜接都顧好了。

—感恩打動我的字字句句。就在收到訊息的前一天,有位完成療程、在門診追蹤好幾年的女子,她說一直羞於啟齒自己罹癌這件往事,藏著躲著,直到意外看到我的受訪故事。

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

書寫開工心情學_感恩0215


作者:鄭伃書



開工第一天,有人愁眉苦臉,有人笑顏逐開

同事「喔」了一聲,靜靜放回話筒;我一面盯著電腦完成指令,一面關心:「怎麼了?對方怎麼說?」

「她好像心情不好,直接掛我電話。」嗯?那個單位是年假一週放好放滿的耶。我們想像了一番:也許人家開工覺得惆悵發懶,也許人家年節飽受家務折騰,總之電話那頭肯定心情不美麗,覺得每項工作都是衝著她來的?

那你呢,什麼時候開工的?

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

書寫全滿的杯子_感恩0213


作者:鄭伃書




當感恩日記變成一片空白,我該如何看待?


寫好的滿篇感恩日記儲存在草稿,結果再次讀取變成一片空白。情緒轉變了一輪,「咦?啊!吼~哎⋯」整個過程,如果把查找網路資訊怎麼取回原稿的時間算在內,大概是五分鐘。

無解。然後我就放下了。告訴自己:伃書啊,我們來看「半滿的杯子」吧。


遊戲的輸贏,人生的輸贏


我想到「人生如戲」,遊戲的戲。過年玩遊戲,樣樣都蘊涵人生道理:抽獎、玩牌、桌遊、刮刮樂、打麻將⋯⋯我好像沒有通通贏的,每一項都是有時起有時落,開高走低、開低走高,一路高有時,一路低有時。

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

龍年初一吃飛龍在天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大年初一的最後兩小時

我突發其想

出門應景的吃了個「飛龍在天」

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

書寫除夕怎麼這麼好_感恩0209


作者:鄭伃書




被日光叫醒的睡到飽早晨,聽著藥師寺寬邦的音樂,發揮極簡力打包食材和行李,簡短地和家人個別通話和簡訊,澆透舒展葉面的植物寶寶們⋯⋯

看著大家悠哉曬太陽,想到前陣子又是寒流又是下雨,終於老天爺讓人稍感溫暖了。今天行程很有餘裕,我要穿上新鞋子,體驗人生首度一個人的除夕夜,喔有點雀躍。

直到我意識到計畫可能生變,因為已經過了預定時間十分鐘,計程車不見蹤影!總機說會回電也沒消息!搞什麼啊!到底!

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

書寫診間問答_感恩020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1. 外院的患者帶著網路上查的許多資料,問我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式、可以不要這個嗎、可以指定做某項療程嗎。

我告訴她:「這一個禮拜妳一定很煎熬吧,其實妳還不能接受,自己罹患癌症這件事,對嗎」,患者潰堤。「好好哭,妳可以哭」,我想她需要眼淚釋放累積一週的大壓力。

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

書寫時間放大術_感恩0207


作者:鄭伃書

 



上禮拜是01月31日,我驚覺「什麼?2024年才過一個月而已嗎?體感卻像過了一個季」那個體感,是如果日曆顯示現在三月份,我也不意外。

今天是02月07日,我驚覺「什麼!二月已經過一週了?體感卻像才剛開始」那個體感,是我在病歷上打了二月三號,覺得不對勁,看了電腦右下角才知道正確日期。

我在想,對於時間體感的差異,是怎麼發生的。是因為「快樂時光特別快、而痛苦時光特別慢」嗎?可能不是,這些日子飲食、運動、睡眠、情緒狀態,有起有伏,節律不因月份而有差異。

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

書寫小米初心教育不老_感恩0124

 
作者:鄭伃書




1. 等到想要種植小米的時候,才發現如此傳統的作物,已經找不到原生種了。踏遍台灣各角落,終於知道有處在南澳的人家在種,卻堅持不給外傳。原來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,叫做「種子」。

—再次聆聽這段尋訪的故事,特別有感受。種子是起源,如興起的意念,如初心。什麼是別人帶不走也勉強不來的?是那個「最原初的模樣」。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和動念,那是開啟新世界的關鍵,那是有錢也買不到的珍品。

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

書寫食材的時間_感恩0123


作者:鄭伃書
 



池上的召喚,開啟健康的「新開園」


四年前突然出現的訊息,她說:「找時間給自己放假,我在等妳。」有股神奇號召能量,我就這樣一個人開車從台中出發,不遠百里來到池上。這是我的「新開園」。

—感恩三天兩夜的鄉村生活,走踏食材孕育地,臣服大自然,和老天爺說說話。載了滿車蔬果植栽回程,身心喜悅到眼眶泛淚。

從此開啟兩月一次的自駕東岸儀式;兩週一次的無毒蔬果箱訂閱。開始耕耘「健康」這畝田。

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

書寫預告式箴言_感恩012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從舊文章看見「高我」的提醒


因為病友會職務交接,著手整理數位檔案,看到了自己多年前寫在《圓緣20(週年)特刊》裡的一段文章。

感慨萬千。這一段根本是預告式箴言!

我想,「高我」在那個當下,盡力透過許多生活處處的顯化,想敲打我、警醒我——快點和身體連結!敏感她!她已經病了!

無奈,當醫生的腦袋,和當病人的腦袋,是兩回事。身體的構造功能,醫生很知道,那都是腦袋的知道;我甚至還自認有做到,罹癌成了病人才承認,其實以前做的是半套。

即便如此,還是寫得絲絲入扣,還是讓今天的我看得很暖心。原來當時的我,已經在觀察「罹癌的源頭」究竟是什麼了。

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

書寫醫學新知交流_感恩0120


作者:鄭伃書




乳癌新知交流,全場座無虛席


這個會場裡,中部縣市的乳癌相關科別醫師都到場了,兩個大會議室合併起來依然座無虛席。不分醫院規模層級,大家都很在乎熱騰騰剛出爐的「post-SABCS」,最新的醫療方向是什麼。

—感恩乳房醫學會補助幾位代表,出國參與年底的世界乳癌盛會 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,同時在接下來年初,在台灣北中南請回國醫師們分享「國際新知」。

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,作為醫學會會員,能夠享受這樣的平台,很感恩。

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

書寫賭爛沙塵_感恩0118


作者:鄭伃書




天使與沙塵:選擇書寫的重要性


實行 「#如果2024是最後一年_伃書的感恩365」 約半月有餘,每天都冒出名字:啊好謝謝他、啊好感謝她、啊好感恩祂⋯⋯我的恩人名單已經排到天邊了。

雖然這阻止不了日常中「翻白眼、深呼吸、狗屁倒灶」的發生,但我回顧的時候,逐漸有兩股聲音冒出來:

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

書寫無腦跟進_感恩0116


作者:鄭伃書

圖片原始大小置中


運動的甜頭:無腦跟進就有長進


今天臥推來點不一樣,暖身做兩組。(好,輕鬆暖身,多做當然好)待會這樣:先空槓20kg十下,下組30kg十下。

教練這麼說,我就這麼做,沒想太多。 長久以來,這對我儼然是個甜頭:「無腦跟進就有長進」。無腦耶!是多麼療癒的事。

以前不是。人生怎可容許無腦?

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

書寫日常豐盛_感恩0113

 

作者:鄭伃書



溫暖的晨間時光

被我心愛的男孩要求同床共眠,貼心的他先醒了保持靜悄悄,直到我睜開眼時迫不及待地告訴我陪睡布偶們的故事。然後我們用一場 床上大戰寶可夢卡 開啟 Saturday morning。在冬日中午的陽光下我們 hug goodbye。

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

書寫珍貴的日常_感恩0112



作者:鄭伃書




珍貴的移動

搭著大眾交通的時候,覺得這個移動是很珍貴的:早就有一群人,在我還沒上車時已經努力工作著;在我下車後,依然穩定維持運作。

—感恩全年無休的百業人員,感恩社會因為有彼此的付出,得以穩定運作。

關於爸爸的保單與未來

想起那晚在餐桌上,爸爸提到他的保單如何、起家厝只能換不可以賣、我和妹妹弟弟三個孩子怎麼分配⋯我突然想起台灣男性平均壽命76.63歲。那是「平均」而不是「至少可以活到O歲」。

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

書寫健康與整理的智慧_感恩011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百病源頭的四件事

看診精神還不錯的時候,我會問「最近生活怎麼樣」,看似大哉問,其實只有四樣:飲食、運動、睡眠、情緒。百病源頭總是這四件事。

—感恩患者分享全新生活,我好開心因為有人和我一樣在拆解癌症的禮物。

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

書寫感恩的練習_感恩0110

 

作者:鄭伃書



練習每日感恩書寫


每個感恩都有一段精彩故事,都有靈魂人物。雖然我還沒練就每日一故事的寫功,若因此而錯失了當日感恩的澎湃心情,也太不划算啦。

所以伃書,今天開始練習吧,在時間有限時,寫下這一天的隻字片語、某個畫面、靈光乍現,然後在「書寫肌肉」強壯時,把那段故事好好抒發一番。

如此,你確是練習:感恩一切。Every time, Every where, Every one, Every thing.

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

書寫駟馬難追_感恩0105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三年後的對話,終於化解的心結


當時妳在台上講那個故事,我聽到周圍觀眾倒吸一口氣的驚訝聲,覺得很受傷,因為我的原話不是那個用詞,妳的版本顯得我是個壞人。

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

書寫臺中城市半程馬拉松_感恩0104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從厭世早晨到跑者嗨點


那個天未亮的十二月清晨五點半,我是臭著臉到帳篷報到的。原來戴著口罩也遮掩不住我臭氣燻天的厭世臉,讓同事見了開口第一句話是安撫:「好啦,趕快跑完就可以回家睡覺了」。

一切源自兩個多月前,主任在科內群組提到團隊越來越茁壯,請眾多成員攜家帶眷參與「2023 臺中城市半程馬拉松_Run For Our Planet 休閒組5km」,報名費主任買單,大家只要把時間空下來就好。

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

書寫萬紅花中一朵白_感恩0103


作者:鄭伃書




紅花圈的競逐與較勁


花園裡,滿滿綻開的紅花群,與中央孤立的一朵白花。妳覺得這個畫面,映照出自己的什麼心境呢?

我喜歡僻靜營有許多「相由心生」的環節,許多自己說不明白的事,圖片便能盡在不言中。我和夥伴一起看著那張圖卡,無獨有偶,我們都投射了自己是那朵白花,而且有默契的,我們都希望能和紅花們保持距離。

在我眼中的紅花,是人們都想成為的樣子:賺大錢、升高官、帶流量、名氣旺;當自己擁有了銀子、車子、房子、妻子(延伸為伴侶)、孩子,就要努力的展示五子成果;不只明展示、還要暗較勁,組社團開群組,討論繼續升級、要更優化的策略。

因為要做,就做最大、最豔、最吸睛、最被稱羨的那朵紅花!越多人這麼想、越多人往紅花演化、不斷進化出「沒有最紅只有更紅」的花種—那實在好美!好厲害!好誘人!於是更多人想成為紅花了。

事情發展到這裡,簡直可以預視到,紅花圈會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光景哪。對,僅止於光景、那是個畫面、就一片表像。

紅花的光鮮與代價

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

書寫靜心瑜伽_感恩0102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活得慢一點,活得深一點


如果你覺得自己時間很有限,「伃書,請妳活得慢一點。」跨年僻靜期間的自由書寫,這句非常反直覺的話,竟然是我在靜心之後,親手寫下的。

把握時間、快快快衝衝衝、一天當兩天用、用待辦清單來過日子、行事曆上花花綠綠,代表我過得很充實,很會利用時間。那些成功的大人們都是這樣說、也這樣做的啊。
 

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

書寫最後一年_感恩0101


作者:鄭伃書





如果2024是我的最後一年,我想怎麼過?


這不是詛咒、災難性思考、或悲觀主義,這是我覺得非常值得深思的靈魂拷問。以前,總以為自己還有下一個跨年、還能跨很多個年;然而,自從罹癌與加護病房的經驗,我開始練習「向死而生」。

得知公眾人物、私交圈內人猝死的消息,我會感嘆老天爺的心情像天氣一般無常,那聲「登出通知」有時候給的拖拖拉拉、還能討價還價、甚至可以約定某個時間成交;然而有的時候就一秒鐘、一分鐘的事,沒有收拾行囊的機會。

於是,我在每個月的心理諮商晤談中,被問到歲末年初的想法,「我想把2024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年,試著過看看」念頭就這麼直接的說出口了。那是怎樣的過法?當下我不知道,也許「靈性我」會給一些線索,而那個我,會在「身體輕盈、心情平靜」時出現。